搜索 English

医院新闻

战“疫”隐形战士——燕化医院检验人

发布时间:2020-02-25
字号:
+ - 14

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线。医院检验科虽不在临床治疗的第一线,但他们也在战“疫”的最前沿,他们是战“疫”隐形战士。

微信截图_20200225173950.png

新型冠状病毒被确定为本次疫情爆发的病原体后,该疾病被归类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严格管理,这给二级生物安全级别的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位”。检验科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医院紧急召唤令,大年初二至初四紧急召回在外休假的9名员工,全员进入疫情战备状态。

微信截图_20200225174000.png

1、学习领会文件,制定科室特色工作指南。

疫情面前,医学检验科和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同样面临感染风险。为了做好相关感染发热患者的常规检测工作,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同时又要保护好实验室检测人员的安全,以避免实验室和医院内部的交叉感染。检验科李华主任认真学习、领会卫健委下发的各种文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指南,制定了北京燕化医院检验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应急预案、检验科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工作流程。使员工在工作中有章程可依。


2、提前做好风险评估。

疫情开始以来,李华主任以职业的敏锐和责任感及时筹划,未雨绸缪。生物安全与人员防护等重要问题是她优先考虑和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评估检验流程及生物安全风险,并文件化。

微信截图_20200225174010.png

在医院接到开设发热门诊的任务以后,实验室立即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内容,对可疑患者筛查所涉及到的检验项目确定检验地点和检验项目。科主任与院感科一起制定了发热患者标本的采集、包装、送检及接收流程。生物安全委员会对该流程中新增加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根据检验科各岗位风险评估情况,确定了每一个岗位的防护级别。

微信截图_20200225174022.png

在前期医院防护物资有限的情况下,对防护用品的合理使用起了较大的作用;同时防护级别的分类,也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自己岗位的危险程度有了清晰的认识,避免了因过度紧张造成的防护过度,也防止因疏忽大意出现防护级别不够的现象。同时,编制了检验科防护用品清单,定期清点、下发,保证员工穿上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3、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

大年初二,李华主任培训了医院医疗救援队队员标本采集运输规范。按照医院的工作部署安排陈彩艳考官参加医院隔离衣和防护服的穿脱培训。之后再全员培训、考核、最终全员达标。

微信截图_20200225174036.png

为方便员工记忆和保持良好的生物安全工作习惯,制定了疫情期间员工入科8环节顺口溜:

①洗手;

②量体温;

③着分体工作服;

④岗位和防护;

⑤互相检查;

⑥通风、消毒;

⑦安全检查;

⑧交班。

进行新冠疑似病人标本检测的应急演练。做到人人知晓、完美操作。


虽然检验战士们不直接接触患者,却在幕后与病毒近距离接触搏斗。让我们检验人与一线医护人员一起携手,一起战“疫”,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撰稿:检验科陈彩艳

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