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忽略——康复训练中不应被忽略的病症
今年4月,来自房山的张大爷因脑梗后遗症入住北京燕化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了几次后,康复师却发现了张大爷存在一个棘手的问题——张大爷不能独立保持稳定的坐姿,而且在勉强坐着时躯干会向健侧倾斜,脸偏向健侧,眼睛(视线)也是只能注视健侧,却不能注意到患侧肢体放置位置是否正确,与人交谈时也不能正视对方,并且忽略站在其患侧的人。经康复医学科医疗团队综合评定,张大爷的情况属于临床所说的单侧忽略。

明确了病症,北京燕化医院康复医学科医生和康复技师便为其制定了系统的康复诊疗方案,对其进行系列个性化的康复措施,运用感觉输入、交叉促进训练、暗示训练、健侧眼遮蔽训练、触摸患者患侧肢体等康复手段,进行了持续有效的康复训练。
经过2个月的康复治疗后,目前,张大爷已经能独立保持坐位平衡,并在暗示后,能意识到自己的患侧肢体,站立位维持可超过10分钟,并能进行辅助下迈步了。
那么什么是单侧忽略呢?
单侧忽略是脑卒中后立即出现的最常见的行为认知障碍之一,其特征为受损对侧肢体感知觉缺失,不注意到对侧视觉、听觉、触觉,伴空间定位等行为能力的异常。它不仅影响患者感觉、运动、认知及日常生活活动,还涉及精神、心理活动,甚至发生意外。
单侧忽略的康复训练
1、感觉输入。平时训练时,康复师会下意识地对忽略侧的视觉、触觉和空间感觉进行训练,活动忽略侧肢体,增加感觉输入,提升患者对忽略侧有意识强化的注意力。
2、交叉促进训练。训练时让患者健侧的上肢越过身体中轴线,在患侧进行活动和作业。
3、暗示训练。阅读文章时给予视觉暗示,在忽略侧用彩色线条标出或用手指指出做标记。
4、健侧眼遮蔽训练。遮盖健侧眼睛,以提高患者对患侧物体的注意水平。
5、触摸患者患侧肢体。训练患者练习判断触及的部位,在患者注视下用粗糙的毛巾、毛刷、振动按摩器摩擦患者忽略侧上肢;指导患者用健侧手摩擦患侧肢体;练习向忽略侧翻身,在仰卧位向左右两侧的重心转移,进行坐位及站立平衡训练,增加忽略侧的本体感觉。
单侧忽略患者的家庭训练
此类患者的居家康复离不了家属的帮助。家属应从急性期开始,使患者认识患侧肢体的存在,如沟通时家属站在患者忽略肢体一侧,告诉患者该侧肢体的存在,让其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去纠正。
1、健康教育。家属应该理解单侧忽略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了解在安全方面存在的行为问题,以得到他们的重视和配合。
2、日常生活指导。一般从进食训练开始,逐步增加穿衣、转移、驾驶轮椅练习。把动作进行分解,边说边练习,以便减少动作的遗漏。让患者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去代偿,如进食时提醒其勿忘吃左侧的食物,穿衣、修饰时使用镜子等,及时把错误反馈给患者使其改正。在进行日常生活练习时,促使其注意患侧比减少对健侧的刺激更重要。
3、鼓励患者多做朗读练习。自我阅读时家属可先在忽略侧的极端,用色彩鲜艳的水笔做出标记或用手指点逐字阅读,反复进行拼图、搭积木、绘画等练习,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醒患者,提高对患侧的注意力。
4、良好的肢位摆放。坐位时首先保持坐位平衡,尽早取轮椅坐位或床边坐位,纠正躯干向患侧或向后倾斜,并注意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嘱患者做双手交叉活动及双手对称活动;站立、步行时用腰带防止跌倒,早期鼓励患者患侧卧位。
专家介绍:单侧忽视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不同的患者发病机制不同,同一患者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发病机制。单侧忽略严重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其的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康复干预,以促进病人的功能康复。
撰稿:康复医学科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