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你查胃肠镜了吗?
前些日子,我在接诊了一个病人,感觉非常的可惜——一个26岁的小伙子王某(化名),小伙子拿着他的体检报告告诉我“有点儿轻度贫血”,让我给他开点补血补铁的药。我打开体检报告一看,除了血红蛋白稍低一点,其余检查均基本正常,肿瘤标记物也在正常范围内,仔细询问病史,发现其偶有排黑便,建议其做个胃镜检查,小伙子说:“我胃没有不舒服,吃嘛嘛香”,不过,最终还是接受了我的建议。
结果,胃镜检查出人意料:进展期胃癌。如下图:
病理回报:(胃体)胃体粘膜低分化腺癌。
1、触目惊心的发病率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但是我国早癌发现率低于20%,很多人一经诊断就是进展期的胃癌了,超过70-80%的人活不过5年。而日本胃癌早期诊断率高达50%至70%,很少有进展期胃癌。而早期胃癌的治愈率大于90%,甚至是接近100%。这得益于他们较为普遍的胃镜检查。
而结直肠癌的情况同样严峻。我国每年约有55万例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其中70%以上集中在50岁以上人群。2025年7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全球文献综述揭示了一个令人警觉的趋势:早发性胃肠道癌症(50岁前确诊)正以全球最快的速度增长。
2、被忽视的救命检查
早期发现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超90%,而晚期不足30%。结肠癌的发展同样有迹可循:90%的结肠癌都由息肉演变而来,这一过程通常需要5-10年。在这段“黄金窗口期”内发现并切除息肉,可以有效预防癌变。
3、这些人群必须查
普通人群:无消化道症状且无高危因素者,建议40岁后每5-10年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
中高危人群:存在长期吸烟饮酒、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结直肠息肉病史等危险因素者,建议30-35岁开始筛查。
高风险人群: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可能需要从20岁起每1-2年检查。有胃癌或肠癌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患病时年龄小于60岁)也应提前筛查,
所有年龄段的报警人群:出现便血、消瘦、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交替、便血、大便变细)、持续腹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时,无论年龄均需及时检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约50%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它是明确的胃癌I类致癌物,会像“挖掘机”一样破坏胃粘膜。胃镜检查时能同时检测并取样,为治疗提供依据。
4、告别“谈镜色变”
许多人因为害怕传统胃肠镜的不适而拒绝检查。现代医学早已把这项检查变成了安全舒适的常规操作。无痛胃肠镜技术成熟,打一针短效麻醉,醒来检查已结束,几乎没感觉。现在,北京燕化医院已经开展了无痛胃肠镜双镜联查,一次30分钟的检查,能为我们换得5-10年的安心与健康,让我们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