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English

医院新闻

这种虫千万别打!警惕隐翅虫皮炎

发布时间:2025-09-25
字号:
+ - 14

昆虫类生物随环境气候变化而发生迁徙及改变习性。随着气候变暖,栖息在我国湿热的南方的昆虫向北迁徙有着很大的概率,本文以隐翅虫为例给同道们科普一下北京地区少见的季节性很强的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种类繁多,我国昆虫学家经过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约有20余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和中部的山林、草地、田间、湖泊、河流等自然环境中,在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也有发现,昼伏夜出,夏秋季节比较活跃。引起隐翅虫皮炎的种类主要是梭毒隐翅虫,也叫毒隐翅虫,体长接近1厘米,形态类似于普通蚂蚁,颜色为红黑相间带有金属光泽(如下图)。其体内带有酸性毒液,当人的皮肤接触到此酸性毒夜时发生炎症反应,因此隐翅虫皮炎本质上是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犹如接触到酸碱等毒性物质引发皮炎。隐翅虫皮炎在南方时常有集中爆发的文献报道,夏秋季节是常见病,在北京地区偶有听说散发病例。

image.png

近几天,在我院住院病房的患者曾被隐翅虫袭扰,回顾了前几年所发现的病例,房山区河北镇1例,琉璃河1例,门头沟1例,燕山1例,本院病房2例共发现6例,都是在楼房住宅内夜里发生袭扰,这也证实了隐翅虫的趋光性(研究表明日光灯比白炽灯对隐翅虫更有吸引力)和夜间活动的规律。

隐翅虫本身不蜇人不咬人,是因虫体在外界力量冲击下破裂流出的酸性毒液腐蚀污染皮肤导致皮炎。皮炎的基本损害为红斑、水疱或脓疱,皮损形态根据拍打虫体、搔抓轨迹不同呈现点状、斑状、条索状、鞭打状等(如下图),通常有灼痛刺痒感。由于北京地区少见,在临床上极易误诊,上述几例被误诊为细菌性毛囊炎、湿疹、带状疱疹等。

image.png

image.png

在治疗上一旦发生皮炎,即刻用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来中和毒液,这是首要的,有些人当皮肤受损时习惯性用酒精碘伏消毒,这相当于皮肤接触酸碱等化学物质后用消毒剂涂抹一样不靠谱!要清楚隐翅虫皮炎的治疗首先是用水稀释毒液而不是消杀灭菌,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使炎症加重,尤其是用酒精,下图就是因为处理不当导致萎缩性瘢痕和色素沉着。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收敛作用较强的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油和糖皮质激素类抗炎外用药,也可使用预防继发感染的抗菌外用药。

image.png

事实上隐翅虫皮炎完全可以预防。虽然隐翅虫不咬人,但膈应人,所以很多人看见虫体惊慌失措,反应性乱打乱拍导致后患。切记!当我们发现皮肤有虫爬样感觉,不要惊慌,不要拍打搔抓,而是脱衣抖搂衣物,寻找异物,发现形似蚂蚁的虫体,保持冷静,因为隐翅虫爬行速度远不如普通蚂蚁那样快速敏捷,我们有充足的时间采取任何措施使其远离身体,然后处理。现实中也许很难做到,但这是最好的方法。由于隐翅虫栖息在草木丛生、河流湿地环境,且有趋光性,因此清理楼房住宅周围杂草垃圾,安装纱门纱窗以及睡前关灯是必要的。

隐翅虫不同于蚊子跳蚤等,对人类百害无一利,从生态功能和农业价值来看,它属于益虫,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因此对隐翅虫赶尽杀绝的观念也是没必要的。


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