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筛查,远离结直肠癌
7月27日下午,北京燕化医院内窥镜室,消化科张芙蓉医生在为患者进行肠镜检查。一位笑容可掬的中年男性走进来,在检查床上摆好体位后,张医生问他:“您哪里不舒服要做肠镜啊?”患者回答:“没什么不舒服,就是体检一下!”
本以为就是一次普通的体检,谁知在检查过程中,检查室的气氛却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原来,在肠镜的不断探查中,在距肛门60cm处见环1/2肠腔粘膜隆起性病变,表面充血覆盖白苔,活检3块弹性差;距肛门50cm处可见一枚1.5cm×1.5cm带蒂隆起,表面分叶,活检2块弹性可。检查室里原本还说笑的医护人员,此刻也都安静了下来。据经验判断,该患者结肠占位恶性可能性极大。
两天以后,病理结果回报:结肠粘膜中分化腺癌,带蒂息肉为高级别绒毛管状腺瘤。仔细追问病史,原来患者近几个月以来一直存在大便不规律的情况,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偶有腹痛的情况。“多亏这次体检做了肠镜检查,及时发现了结肠癌”患者感慨道,随即于外科行手术治疗。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三位。我国近十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大大影响国民的健康。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为90%以上,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4%。有效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治疗可使结直肠癌发生率下降60%,病死率下降80%。由此可见,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哪些人是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符合以下1和2、3中任意一项者均应列为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50~75 岁,男女不限;
2、粪便隐血试验(FOBT) 阳性;
3、既往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或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等癌前疾病。
二、目前有哪些筛查方法?
1、粪便隐血试验(FOBT):是结直肠癌无创筛查的重要手段,常用方法有:
(1)俞创木脂法(gFOBT):价格低廉,检查便捷,敏感性较低,结果易受食物、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假阳性率较高。
(2)免疫化学法(iFOBT):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适用于人群普查。
(3)序贯法方案:在gFOBT阳性基础上加做iFOBT,如仍为阳性则行结肠镜检查。
2、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
甲基化Septin9基因是结直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粪便隐血试验,已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3、其他无创筛查方法
虚拟结肠镜检查、结肠胶囊内镜等依赖先进设备的无创筛查方法由于技术及费用等问题,目前尚未推广。多靶点粪便DNA 检测尚需进一步验证。
4、乙状结肠镜筛查
单纯乙状结肠镜检查会遗漏大量近端结肠病变,对需要行下消化道内镜检查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5、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下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建议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进行结肠镜筛查。当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发现病变后,可进一步采用放大或色素内镜等辅助判断病变性质、范围及侵润深度。
三、结直肠癌危险分层有哪些?

高危患者(3-6分)行结肠镜检查。低危患者(0-2分)可考虑粪便隐血筛查和(或)血清(浆)标记物筛查(如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等)。
四、早期结直肠癌筛查的流程是怎样的?

五、得了结肠癌,可能有哪些临床表现?
1、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秘与腹泻交替。
2、大便性状改变:便血,粘液便,形状变细变扁。
3、排便费力:有排便感,无大便排出。
4、腹痛:不确切持续性隐痛;腹痛向肛周放射;腹部不适;腹胀感。
5、腹部肿块。
6、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当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建议尽早行结肠镜检查,了解有无结直肠病变。一旦发现结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及锯齿状息肉,应早期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避免息肉恶变。如果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可行内镜下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接受度高的优点。北京燕化医院消化科内镜医生拥有丰富的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经验,愿与您一起守护结直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