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English

医院新闻

超声PTA技术重塑生命通路

发布时间:2025-01-10
字号:
+ - 14

透析通路作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其能否正常使用关乎尿毒症症患者的透析质量,甚至生命安全;可见透析通路问题能否及时、有效的解决至关重要!

近期,北京燕化医院肾内科团队运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超声PTA技术)为两例尿毒症患者成功解决了透析通路难题:一例为尿毒症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并闭塞;另一例为尿毒症动静内瘘狭窄后功能不良,为内瘘狭窄的尿毒症患者重塑生命通路。

image.png

患者黄先生,71岁,1年前患上了尿毒症、心衰,行右颈内静脉半永久管置管术及左侧上肢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之后一直在我院星城院区血透室进行规律性透析治疗。9个月前,医生判断动静脉内瘘成熟后,为其拔除右颈内静脉半永久管,开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入院5小时前,黄大爷正准备进行血液透析,医护人员发现其动静脉内瘘闭塞,遂就诊于北京燕化医院肾内科,门诊以“慢性肾衰竭、动静脉内瘘闭塞”收入院。郭强武主治医生详细检查后,考虑内瘘闭塞时间不长,血栓量不大,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给予微创介入开通内瘘,完善术前准备后,在手术室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血液透析静脉回路球囊扩张成形术+血栓溶栓、碎栓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即可给予使用透析。

患者辛先生,53岁,2年前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加重”,在外院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开始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1年前曾因内瘘狭窄再次回到做瘘医院行内瘘PTA治疗,术后可正常透析,但辛先生需要往返于市里数趟,期间的麻烦不言而喻。然而,1个月前,辛先生在透析中再次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透析流量低,无法完成正常血液透析治疗。听说北京燕化医院肾内科已开展超声PTA技术,遂就诊于北京燕化医院肾内科,经郭强武主治医师检查,辛先生是因内瘘狭窄导致透析流量严重不足,门诊以“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收住入院。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在手术室为辛先生成功实施内瘘超声PTA治疗。术中医生精准操作,术后内瘘当即恢复良好震颤,血流量达标!辛先生坦言:“本以为又要遭大罪,没想到这么个小手术就解决了大问题,又能好好透析啦!”后来从郭强武主治医师那里得知手术方式与原建瘘医院PTA方式略有不同。

在尿毒症患者的漫长治疗旅程中,动静脉内瘘堪称维系生命的“生命线”。然而,这条生命线不时遭遇狭窄、血栓等“暗礁”,威胁着透析的顺畅进行,内瘘PTA技术则成为拨云见日的希望之光,使血管资源得以更好的充分利用。

内瘘超声PTA,即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是一项微创介入治疗手段。也就是患者常说的“球囊扩张术”;手术时,患者被送入介入手术室,局部麻醉生效后,经验丰富的医生在超声或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将纤细如发丝的导丝经皮肤穿刺精准送入内瘘血管,仿若派出一位“先锋使者”探索血管内的“路况”。导丝凭借灵活身姿穿越狭窄部位,球囊导管顺势跟进,到达指定“关卡”后,球囊如同一顶神奇的“充气帐篷”缓缓撑开,精准发力,将造成血管堵塞的粥样硬化斑块、血栓或增生的内膜等挤压至血管壁两侧,使原本狭窄局促的血管腔重新恢复宽敞通畅,保障透析时充足的血流供应。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内瘘PTA创伤微小,体表仅留针眼大小创口,术后即可使用透析,极大减轻患者痛苦以及感染风险;手术时间短,患者耐受性佳,还能减少住院时长,节省医疗成本;更重要的是,内瘘血管得以最大程度保留,避免频繁造瘘浪费患者的血管资源,为患者长期透析提供稳定保障。

image.png

目前,北京燕化医院肾内科成功开展了内瘘PTA这项技术,肩负起为燕房地区尿毒症患者透析通路保驾护航的使命。2024年已成功为多位患者解决了透析管路问题,维护了他们的生命健康,省去了患者去市里大医院排队预约做内瘘维护的时间,免除奔波之苦,切切实实为燕房地区百姓的健康带来了福祉。

撰稿:宣传科冯英

审核:肾内科郭强武


阅读数: